
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传奇故事可谓家喻户晓。司马相如是西汉时期著名的辞赋家及音乐家,早年的他家庭贫困,壮志未酬,双亲亡故后寄居在好友县令王吉家中。而卓文君,乃是临邛大富豪卓王孙的掌上明珠。当时年仅十七岁的卓文君,才貌双全,擅长琴棋书画,文采非凡。原本已许配给某位皇孙,可惜皇孙命短,未成婚便不幸去世,因此卓文君那时处于守寡的状态。
卓王孙与王吉交往密切,为了附庸风雅、巴结县令,他邀请了司马相如来家中做客。席间,自然少不了赋诗奏乐。司马相如听闻卓王孙之女卓文君的美貌与才华,于是奏响了一首充满深情的《凤求凰》。
《凤求凰》之其一
有一位美丽的女子,我难以忘怀。
一日不见,思念如狂。
翱翔四海的凤凰啊,你求的只是那高贵的凰。
无奈佳人,不在视线之内。
我以琴为媒,倾诉衷肠。
何时能得你的回应?唯有期盼你的到来。我愿与你相配,携手共度此生。若不能如愿以偿,我便如同死去一般沉沦。
《凤求凰》之其二
凤凰啊,归来吧!遨游四海寻找你的伴侣。时光未至,你尚未找到依托。如今你我相遇,犹如鸾凤共舞。美丽的淑女在闺房,思念之情如毒入肠。愿我们如鸳鸯,共同翱翔于天际!你若愿意,我便与你相依,永远为伴。深夜,谁又能知?我们如双翼齐飞,翻越高空,无视世间烦恼。
卓文君听闻司马相如的琴声中所蕴含的深情求偶之意,早已动心。她躲在帘后偷听,两颗心互相牵引。然而两人的相爱遭到了卓王孙的强烈反对。于是,他们只好选择私奔。回到成都后,生活困顿,卓文君毅然决然地将自己的首饰当了,二人开设了一家酒铺,她亲自当垆卖酒。消息传至卓王孙耳中,为了顾及颜面,他只好将这对新婚夫妇接回临邛。但他们决心安于清贫,以摆摊卖酒为生,”文君当垆”,”相如涤器”的故事便由此流传开来。
汉武帝时期,司马相如在长安凭借《上林赋》得到宠爱,为郎官。春风得意的他一度想纳茂陵女为妾,这让卓文君无法忍受。她写下了《白头吟》、《诀别书》和《怨郎诗》。这些诗作令司马相如深深感动,回想起与卓文君的恩爱过往,他放弃了纳妾的念头,并给卓文君回信表示悔过。不久之后,相如回归故里,两人过上了隐居生活。卓文君的《白头吟》挽回了丈夫的心的故事成为了千古传颂的佳话。
《白头吟》
爱情如同山上的雪一样纯洁,如同云间的月一样明亮。听闻你心中已有二心,所以我决定与你决绝。今日犹如斗酒会,明日便如沟水两头流。我踏着御沟前行,沟水东西流淌。悲伤重复悲伤,嫁娶时不必哭泣。只愿得一人心,白头到老不相离。鱼网与竹竿相依相伴,愿我们亦如此坚定。男儿重情重义,金钱何用?
《诀别书》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