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北宋的文坛巨匠苏东坡,在其生命的尾声,创作了一首自嘲式的六言绝句。他以自嘲与戏谑的笔触,回顾了自己的一生。乍看之下,似乎充满了凄凉与无奈,然而却能体会到一种独特的威严与平静。
对于苏轼的生平,从世俗的角度看,他的一生充满了挫折与失败,屡次被贬谪。但苏轼以坦诚的态度对自己的一生做了真实的评价:“若问我一生所成何事,黄州、惠州、儋州便是答案。”这三个地方,并非苏轼所愿长留之地,但对于仕途之人而言,或许被外放他乡并非光彩之事,苏轼也曾为之感到痛苦和忧虑。
在生命的晚期,苏轼以一种超然的心态,将他的落魄经历升华为了人生的重要篇章。当我们从历史的角度重新审视苏轼的一生时,能够深深体会到他当时内心的变化,那是一种精神的蜕变,是对苦难与挫折的超越,更是心灵的升华。
在文学史上,苏轼无疑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。但若从现实的角度看待他,苏轼仍是一个真实存在的普通人。不论他的文学成就达到了怎样的高度,他也同样会受到情绪的驱使。
例如在他的自题金山画像诗中开头的两句:“心如死灰之木,身似无依之舟。”这两句诗中流露出了一种凄凉和无奈的情绪。心如死灰,即心境平静如古井无波;回首一生,无论风雨还是晴空,都已达到无悲无喜、无怨无悔的境界。
尽管苏轼的内心世界如此深沉,但他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之人,他的仕途生涯就如同一叶孤舟在波涛汹涌的海上漂浮。幸运的是,苏轼在人生的漂流中始终保持着真我本色。回顾自己的一生,苏轼既有伤感也有无奈,但至死不悔。
“问汝平生功业,黄州惠州儋州。”这两句诗中充满了他的自嘲与幽默。在这自嘲的口吻背后,实则蕴含了他对人生的悲凉与无奈的感慨——这一生哪有什么显著的功业呢?不过是一次次的贬谪经历而已。
结合诗的前两句,苏轼的人生可以被精炼为一句话:宦海沉浮,一叶孤舟。从乌台诗案被贬黄州,再到流落惠州与儋州,正是这些经历让苏轼真正领悟了人生的真谛。直至生命的终点,苏轼以一种从容、豁达且不失威严的姿态走完了他的人生旅程。
